最近天气变化大,温度骤降,流感也随之而来,周围咳嗽声、打喷嚏声此起彼伏,我们应该如何科学预防呢?我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申月静邀您一起来学习流感相关知识......
01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具有传播迅速的特点。
02
流感有哪些症状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伴畏寒、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其中,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60岁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更需要关注。
03
流感≠感冒!
谁是流感的“优选目标”?
全人群普遍易感。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病毒变异后可能导致之前通过自然感染或免疫接种形成的免疫保护难以长期维持。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流感传播的“隐形途径”有哪些?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比如手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触摸自己口鼻是常见的传播方式。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环境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流感病毒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通常,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出现症状后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这些症状“雷区”要分清!
流感一般表现急性起病,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患者常会出现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主要为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除呼吸道症状外,流感还可累及胃肠道,引起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外,可能还会出现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和眼结膜充血等其他症状。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减轻和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重症流感患者病情会迅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急性肾损伤(AKI)、脓毒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04
流感防护指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此外,日常其他预防措施还包括: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去医院就诊时,应科学佩戴口罩。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基于全球流感监测结果提出下一个流行季节流感疫苗推荐组分,不同年度流感疫苗针对的流感病毒株可能会有所差异。流感疫苗接种的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因此,为了提供更有效的保护,建议每年都接种流感疫苗。
秋冬季流感高发,疫苗是你的防护盾,健康生活是你的保护伞。做好防护,和流感说再见!希望大家能够安全健康的度过这个秋冬季。
05
感染性疾病科简介
感染性疾病科设有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感染内科门诊、感染科病房。擅长诊治各种急慢性肝病、肝硬化、不明原因发热、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各种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