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是第32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主题为“促进母乳喂养,携手向未来”。
母乳是母亲赐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是宝宝最好的营养来源。母乳喂养有利于宝宝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不仅可以增强孩子免疫力,降低腹泻、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风险,还有助于预防成年时期心脏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生。
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是儿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战略。2021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共同发布《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倡导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责任,携手构建支持母乳喂养的友好氛围与支持体系,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下一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母乳是新生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中的各项营养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为婴儿提供全方位呵护,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但是不恰当的母乳喂养行为会造成婴幼儿肺炎、腹泻、呼吸道感染,会增加婴幼儿死亡率,同时会造成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营养不良等后果,所以正确的喂养行为显得至关重要。
母乳的成分
1
初乳
产后7日以内的乳汁,质稠而发黄,蛋白含量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及免疫物质。 2 过渡乳 产后7~14日,蛋白质和矿物质逐渐减少,脂肪含量最高。 3 成熟乳 产后14日后,产量高,质较稳定,含各项营养成分。
乳头凹陷能纠正吗?
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乳头凹陷的妈妈能亲喂母乳吗? 答案是很大几率是可以的。 首先,辨别真性内陷和假性内陷。 乳头一般分为5个类型,具体见下表。妈妈可以测试一下,如果挤压牵拉乳头部位后表现为内陷,才是真性内陷。良性真性乳头内陷的发生率在1.7%~3.5%。
正确的哺乳姿势
喂哺的频率和时间 母乳喂养的有效方法 做到“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①早接触:分娩后,母婴皮肤接触应在生后30分钟以内开始,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②早吸吮:婴儿生后30分钟以内开始吸吮母亲乳房。 ③早开奶:第一次开奶时间是在分娩后30分钟以内。 喂养充足的指标 ①喂哺时,婴儿有节律地吸吮,并可听见明显的吞咽声; ②哺乳时母亲有下乳感,哺乳后乳房变柔软; ③喂奶后婴儿感到满足,表情快乐,反应灵敏,入睡时安静; ④每天换尿布6次左右 、大便每天2~4次,大便呈金黄色糊状; ⑤婴儿体重平均每周增加150克左右; ⑥满月时体重要增加600克以上。 母乳的储存
1.挤奶前注意双手的彻底清洁。
2.要注意挤奶过程中的清洁,不要碰到容器的内壁,避免污染。应使用清洁、食物储存级别的容器,如专用的母乳储存瓶和储存袋。
3.母乳被挤出后应立即冷藏或冷冻,注意选择冰箱后部存放,因为冰箱的后部的温度更加稳定,而接近冰箱门的地方温度波动最大。
4.将乳汁运送回家的过程建议选择蓝冰,蓝冰的保鲜时间比冰袋长,回家前将乳汁放在装有蓝冰的冰包中。冷链运输的母乳一般都可以放置24小时。
5.回家后将乳汁放入冰箱冷藏用来第二天妈妈去上班时喂养,妈妈下班后坚持亲喂,尽量保持让宝宝吃到新鲜的乳汁。
6.母乳的储存时间各专业机构推荐略有不同,主要差别是在储存条件上。比如,一般新鲜母乳在≤25℃室温下可以放置4小时,如果是非常洁净的条件下,可以延长至6~8小时。以下是综合各机构推荐的适用于健康足月儿的最佳储存原则。
①妈妈挤出的新鲜乳汁在冰箱冷藏室中(4℃)可以放置4天。研究发现,冰箱中的乳汁脂肪成分、脂肪酶活性和乳铁蛋白在96小时内保持稳定。只要做到在收集乳汁各环节清洁卫生,由于母乳自带抑菌物质,4天内乳汁中细菌仍然处于低水平。
②妈妈的冷冻乳汁在冷冻室中(-18℃)可以储存至少3个月。研究表明,与新鲜乳汁相比,冷冻90天后,乳汁中的脂肪和热卡减少;由于脂肪酶作用,酸度会显著增加;乳铁蛋白浓度和活性显著降低。
③加热后的母乳尽快饮用,一顿没吃完留在瓶内的乳汁,视情况丢弃或在2小时内吃完。
④冷冻过的母乳闻起来味道有别于新鲜母乳,但宝宝多会接收。母乳的颜色每天会有不同,颜色变化与母亲饮食有关,通常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