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起,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2个星期六确定为“世界急救日”。今年9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做学校、社区的急救英雄”。突发意外往往出现在没有医生、远离医院的时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群众性、常态化的应急救护机制,让学校和社区更加安全。
授课丨永年区洺州中学师生 讲座丨永年区第一医院 急救知识宣讲团医护人员
为迎接9月11日“世界急救日”的到来,永年区第一医院急救知识宣讲团走进辖区洺州中学,向学生传授心肺复苏、海姆立克、包扎等应急救护常识技能,普及急救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心肺复苏的目的主要是抢救生命,意义非常重要。心肺复苏是抢救生命的一种手段,一般情况下主要见于心脏、呼吸骤停的病人,一旦发生一定要争分夺秒。医护人员结合“什么是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黄金时间”、“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利用模拟人进行演示,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知识要点和操作步骤,并对同学们进行了一对一的操作指导和训练。
心肺复苏操作 强培训 重素质
● 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极有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如何在呼吸道受阻后的最短时间自救互救?
● 医护人员以实际操作为主进行了现场演示,向同学的讲解海姆立克的急救手法。
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 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玩耍时很容易磕着、碰着,这时候很多人都会手忙脚乱,不知该做什么,永年区第一医院急救知识宣讲团的医护人员向大家展示受了创伤以后,在包扎方面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外伤包扎固定操作
通过此次进校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学习急救的行列中来,形成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的良好社会氛围。